|
联系我们 |
|
|
|
新闻资讯 >>行业动态
|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03-24 阅读:2299次 |
|
四月份中国钢材价格将出现强势上涨? |
目前,经过近三周的连续拉涨之后,钢价又再一次地停滞了上涨的步伐。市场大呼“看不懂、猜不透”如今的这种“涨和跌”。分析认为,其实商家不必对此次稍跌感到意外和惊慌,毕竟目前的“涨”不是一种正常刺激造成的。因为下游行业需求并没有实质性的“大走式”好转;而其他方面,原材料也好,钢厂的调价政策也好,虽保持稳中上扬的架势,但也是相对转为温和。综合对比下来,唯独现货市场钢价脱颖而出,直线上扬,且上下跨度有点大。业内分析称,绝大多数商家无量拉涨是主因。
3月钢价:“拉涨”氛围浓烈,市场效果“显著”
监测数据显示,14日,重点城市Ф6.5mm高线平均价格为4296元/吨,较昨日上涨5元;Ф25mm三级螺纹钢平均价格4414元,上涨6元;5.5mm热轧板卷市场价格为4333元,涨13元;1.0mm冷板的平均价格为5217元,跌2元;20mm中板平均价格4370元,上涨8元;25#工字钢的平均价格是4431元,上涨12元。截止3月15日,北方螺纹、盘螺等建筑钢材价格涨幅超过100元/吨,其他市场价格涨幅亦超过70元以上;除冷轧保持较为温和的调整外,其他钢种主流探涨。
市场人士认为,本轮钢价上扬基本上没有获得基本面支撑,全靠钢厂和钢贸商积压已久的盼涨心态所拉动,加上部分企业人为炒作市场,导致钢市误读两会的等待行情,大肆抄底囤货,制造市场交易氛围。
市场调查:价格与市场“火爆”度形成鲜明反差
在长沙等地的钢材市场中,发现专家口中的交易火爆场面并不存在,阴雨中的市场人流稀少,稀稀拉拉的几台车装运的量普遍在100以下。钢贸公司一位业务人员表示:“今年2月份以来,客户的实际拿货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将近一半,公司垫资业务增多,很多订单不见现金不敢下手。”如此来看,似乎市场真实情况并不像业界专家描述的那么好。
基本面羸弱,3月钢价还能维持多久?
中旬钢厂调价延续“上行”态势,原材料方面持续坚挺,加上社会库存的连续下降,钢市已然形成一种“金刚甲”,持续获得能量上行,利好刺激以来立即强势拉涨。奈何宏观和下游需求释放是钢市难以左右的,不确定性仍在钢市中徘徊不前,在这种纠结的情况之下,三月钢价上涨行情还能维持多久?
房地产:宏观依旧“从严从紧”,温家宝总理的“让房价回归合理”态度之坚决;两会中七部门“保持首套住房贷款政策稳定性”,中国楼市调控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受调控持续、房地产销售低迷影响,房地产投资及新开工增速延续上年的回落趋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亦大幅下降,即使时至三月中旬,房地产依旧低迷未改。虽有保障房,但钢市多数商家认为,不看好保障房填补行情。
铁路:2012年中国将在铁路建设上投入4000亿元人民币,低于2011的4690亿元人民币,也远低于2010年7000亿元人民币的峰值,投资额度锐减,也宣告着高铁建设步伐的放缓。
分析认为,目前库存虽然是呈下降的趋势,但说白了只不过是给钢市一点小小的心理安慰。说到实际上来,两会中有关全年的保障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积极利好消息转变成“钢材实际消费力”仍有待观察,起码短期之内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在实际成交方面,目前最大的特点就是低位资源成交相对火爆,高位区域无人问津。业内专家表示,除去各大钢厂直接向大型项目供货的需求以外,钢材流通市场的终端采购行为其实仍旧处于低位,较前期并无明显好转,商家千万不要以为钢材库存连续三周的小幅走低会对钢价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供大于求”时代远不同于“供不应求”时代库存轻微变化带来的影响;其中还不排除人为因素的库存量炒作。
基于此,专家表示,钢价爆炸式上涨行情已被遏制,3月后期钢价将以窄幅整理为主,徘徊收官。
支撑有限,4月动作能有多大?
3月过渡4月,档期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3月底“账款到期”。据悉,截至3月11日,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信贷集体走软,新增贷款不足200亿元,除工行外,其他三大行信贷都出现了负增长。同时,2月份存款大幅回流1.6万亿的趋势并未得到巩固,不少银行存款再度出现负增长,四大行新增存款不足500亿元。
如此糟糕的数据,如果说一二月份新增信贷数据受到春节假期的因素影响外,那么三月头两周如此疲软的信贷增长,只预示一件事:信贷需求大幅萎缩。本来因为钢铁行业风险加剧,很多中小银行对钢铁行业放款监管更加严格,加上目前去年9月的借款都需要在今年3月还清,3月是钢贸商账款到期的高峰期,钢贸商的资金链面临考验。
而今年的两会,透露出来的信息对钢铁行业利空不断,除去GDP,大致还有,增加钢厂生产成本、拖累下游行业需求释放,制约行业新项目贷款致使资金面趋紧,虽说此因素将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但对钢铁行业上中下游三个环节的制约使得行业整体信心回落。
再则,目前主要市场短暂的晴好天气结束,预计在4月初清明节前,气候性因素将是制约需求释放的主要障碍。 |
|
|
|
|